Search

【重整人生的第一步】

莫莉剛受邀擔任一家投資銀行的學習發展部主任,
  • Share this:

【重整人生的第一步】

莫莉剛受邀擔任一家投資銀行的學習發展部主任,
新工作第一天,她一啟動電腦、打開電子信箱,
立刻倒抽一口氣。

才剛就任不到一分鐘,信箱裡已塞了三百多封信。

如要逐一處理,得花上幾天時間,而到那個時候,
恐怕還會新增幾百則訊息進來。

每天打從一開始,
我們就知道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。

幾年後再回頭看,不免好奇那些工作跑到哪裡去了,
而我們又為什麼沒辦法完成心中所願。

時間是世界上唯一失去後無法重新取得的。

失去錢,可以賺回來;
失去朋友,可以修補關係;
失去工作,可以再找新的。

但失去時間,就是永遠失去了。

我有一位拉比朋友,名叫海因,
不論到哪裡開會或與人碰面,手邊總是帶著可閱讀的東西。
為什麼呢?
他如此回答我:「根據《塔木德經》(猶太教法典)的說法,一個人和人相約時遲到,就是犯了偷竊的罪,
他偷了那個在等他的人的時間。

而這種偷竊,是最糟的,因為他偷走的東西無法償還。

我不希望害任何人犯上這種罪,
所以如果必須等待,
我總是確保對方不會偷走我的時間。」

但我們卻常常偷走自己的時間,看看下面這三則小故事。

比爾沒有事先詢問祕書,行事曆上的會議是怎麼回事。
他到了會議現場,感到很無聊,於是拿出藍莓機,
開始瀏覽信件。當老闆突然叫他的名字時,
他正沉迷在手機裡。
他抬起頭,只聽到老闆問他:「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?」
他完全摸不著頭緒,不知道老闆指的是什麼。
剛剛那一刻跑到哪裡去了?

星期三早上九點,拉吉特端坐在筆電前,
知道自己必須做一件事:
完成兩天內要交給新客戶的提案。

但三通電話、十五封郵件、兩次上廁所、
三十分鐘訂家庭旅遊的機票,
以及與四個員工的談話之後,他卻一個字都還沒開始寫。

這時他的助理提醒他,
十五分鐘內要赴一個午餐約會。
這一天跑到哪裡去了?

在高中畢業二十五年的聚會中,瑪莉走了進來,
我立刻想起她十七歲時的模樣。

我們坐下來聊天,她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,
既美麗又聰明,有天分、有勇氣,而且坦白;
只有一項例外,她的光芒消失了。

「我也不是不快樂,」
她告訴我:「我愛我的丈夫和孩子,工作也還可以。
事實上,我的人生還不錯,但也就這樣了,就是還可以。
我並沒有真的完成什麼事。
每一年我都訂了計畫,但總是有事情插進來。」

她覺得自己的潛力沒有發揮,也有一些想做的事。
但不知為什麼,就是沒辦法做到。

那些年跑到哪裡去了?

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,物體除非受到外力作用,
否則會持續以等速度運動。
對物體來說是如此,對我們來說也一樣。

我們要不是持續走在一條似乎不怎麼正確的道路上無法開脫,就是明知已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,卻一直從軌道上滑落。

如果希望未來回首時,我們能對自己感到滿意
——不論是過去一年或一天,
或一個片刻的自己,就必須打破既有的模式。
而想要打破慣性,
從每天讓人分心的事物和直覺反應中掙脫,
就必須試著「打擾」自己的生活。

但即使心裡知道,實踐卻很困難。
瑪莉並不是不想要自己的家庭,她也喜歡現在這樣。
只是她在家庭裡扮演的角色,
把人生中其他的事情全都壓倒了,
所以到了年底回顧時,她才會問自己這一年跑到哪裡去了,
以及為什麼自己一點都不感到興奮。
但她還是不確定,接下來一年能有什麼不同的作為。

拉吉特原本預計要寫提案的,
但幾個外力把他推離軌道。
那些讓他分心的事也許很重要,
但在一天結束時,他的提案依舊一動也沒動。

比爾當然不是故意沉迷於手機,
那些信件甚至沒那麼重要。
但那些讓人分心的事物,卻吸引他全部的注意力,
等到該發表意見的關鍵時刻,
只能望著老闆,腦子一片空白。


本文摘錄自:《關鍵18分鐘: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不後悔過去每個決定!! 對或錯都成就現在的我!! 網站:http://maxchiang.com
View all posts